编者按: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资产的形态始终是观察社会变迁的核心切口。从原始部落的石斧与兽皮,到农业社会的土地与牲畜;从工业时代的机器与工厂,再到数字时代的算法与数据——资产的每一次形态跃迁,都伴随着技术革命的浪潮,重塑着人类的生产关系、权力结构与机会逻辑,这不仅是物质载体的转换,更是人类认知边界与组织效率革命性突破。当旧资产的价值尚未耗尽,新资产的萌芽已破土而出;当传统玩家还在计算土地的亩产,蒸汽机的轰鸣已撕裂田野;当制造业巨头忙着扩建生产线,互联网平台已在重构商业逻辑。这种加速度的资产迭代,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神话,也让无数个人与组织在时代转折中折戟,理解三次资产跃迁的内在逻辑,或许能为我们把握当下数字资产的机会提供一把钥匙。
一、农业资产:土地为基的漫长奠基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是人类告别漂泊、拥抱定居的关键转折,当人类学会驯化植物(小麦、水稻)和动物(牛、羊),土地、牲畜及简单农具(石锄、青铜犁)便成为最核心的资产形态。
社会结构的重塑:定居催生了村落与城邦,土地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其占有与分配成为社会等级的基础,私有制由此萌芽并固化,如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已对土地所有权进行细致规定,土地集中与分散深刻影响王朝兴衰,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皆源于土地分配严重失衡。技术驱动与局限:灌溉工程、铁制农具、轮作制等技术的缓慢演进,提升了单位土地产出,支撑了人口增长与早期文明(如古埃及、中国)。然而农业资产积累速度极慢且周期漫长,严重依赖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增长具有明显的天花板效应,财富积累主要依靠土地规模的扩大与世代传承,社会流动缓慢,机会相对稳定但极为有限。
二、工业资产:机器轰鸣下的效率革命
以蒸汽机轰鸣为号角的工业革命,开启了资产形态的巨变,机器、工厂、能源(煤炭、石油、电力)及交通网络(铁路、轮船)取代土地,成为财富创造的新引擎。
技术爆炸与规模化:从珍妮纺纱机到瓦特蒸汽机,从电力革命到内燃机,技术迭代驱动生产效率指数级提升,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经济,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空前扩大,工业资产积累速度远超农业时代,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凭借资本与技术优势在数十年内建立起庞大的能源帝国。社会变革与全球化:工厂体系催生了产业工人与资本家两大对立阶级,城市化进程加速。资本取代土地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金融业(股票、债券市场)随之繁荣,为大规模工业投资提供血液,殖民扩张与全球化贸易网络加速了原材料与工业品的全球流动,市场边界被极大拓展。机会与挑战并存:工业时代提供了远超农业时代的阶层跃升机会,早期工业家凭借先发优势积累巨额财富,后期则面临激烈竞争与周期性危机,资产形态虽仍以有形为主,但资本流动性和对技术创新的依赖显著增强,竞争全球化、资产贬值开始显现。
三、数字资产:比特洪流中的无形疆域
21世纪的数字经济,正推动资产形态向第三次跃迁,数据取代土地、制造成为新的核心生产要素;与农业资产的"稀缺性"、工业资产的"规模化"不同,数字资产的核心特征是非竞争性与网络效应,资产形态首次开始大规模脱离物理形态,这种特性彻底改变了机会的分配逻辑。
核心特征与驱动力:无形性与可复制性,数据作为“新石油”, 一份数据可以被无限复制使用,而平台用户越多的价值(如微信社交网络、亚马逊商品数据库),互联网普及与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催生了全新核心资产形态——数据、算法、平台、数字IP(知识产权)、数字货币。网络效应与平台霸权,梅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与用户数平方成正比)驱动平台型公司(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快速崛起,用户数据、连接关系、平台规则本身成为核心资产,形成“赢家通吃”的格局。指数积累与颠覆速度,借助网络效应和资本杠杆,数字巨头们可能在短短十余年内达到传统工业巨头百年规模,(AI、区块链)技术创新迭代速度远超工业时代,机会窗口期急剧缩短。
深远影响与尖锐挑战:个人层面:个人数据成为宝贵资产,数字技能(编程、数据分析)成为新“生存技能”。“零工经济”改变了就业形态。企业层面:数据驱动决策、算法优化运营成为核心竞争力,传统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平台垄断、数据滥用、数字鸿沟问题凸显。国家层面:数字主权(数据跨境流动、网络安全)、科技竞争(AI、芯片)成为大国博弈焦点。数字资产监管(加密货币、反垄断)成为全球性难题。
四、把握机会:数字资产新风口需提前布局
数字资产做为企业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以数字编码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目前常见的数字资产包括:加密货币(如太坊、瑞波币、比特币、稳定币及衍生品)、代币、数字资产基金、NFT(非同质化代币)等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经哈希函数确权后的资产形式。特别是做为区块链数位账本上的数据单位NFT(非同质化代币),NFT意味着不可互换和不可复制,因此每个NFT都标识着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如画作、声音、影片、游戏中的项目或其他形式的创意作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当前数字资产市场现状:一方面,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众多投资者和创业者关注,特别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数字资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如在金融、艺术、游戏等领域崭露头角;另一方面,市场面临诸多挑战,数字资产价格波动非常大,政策监管方面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数字资产态度差异较大。
如何把握数字资产机会提前布局哪?
▲投资角度,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并阅读(如比特币)等经典白皮书,了解数字资产基本原理、运行机制等。关注目前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等专业机构发布的数字资产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最新行业报告,有助于把握行业整体发展动态,参与行业社区论坛与同行交流经验,获取最新资讯。谨慎选择投资标的,对于加密货币,要关注其背后区块链技术团队实力、项目应用场景等。例如有些加密货币是为了特定行业解决方案而发行,这样项目相对更有潜力。▲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资金都集中在某种数字资产上。可以同时投资不同类型数字资产,如部分投入加密货币,部分投入NFT,或者涉足其他新兴数字资产类型。同时关注政策法规,不同国家对数字资产监管政策差异很大,确保投资行为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
▲创业角度: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数字身份认证等领域有很大发展潜力。可以投身相关领域数字资产相关创业工作,挖掘应用场景。在艺术领域,NFT为数字艺术作品所有权和交易提供了新模式,可以探索在更多艺术创作和交易环节中应用数字资产技术。在游戏领域,数字资产可以用于游戏道具交易、玩家激励等,创业者则多思考如何构建更完善基于数字资产游戏经济体系。▲风险安全:数字资产市场波动大,价格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涨跌,投资者要有风险承受能力,并且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学习安全存储数字资产方法,使用硬件钱包来存储加密货币,防止数字资产被盗或者丢失。
③企业或个人面向数字洪流的未来
▲拥抱终身学习:在技术快速迭代中,适应成为核心能力,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认知数据价值:个人关注数据主权,企业建立数据治理体系,数据生成与获取、分析与保护视其为关键战略资产。▲培育创新敏捷:快速变化环境中,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至关重要,拥抱创新协作、敏捷开发模式。▲构建网络思维:个人发展品牌,企业寻求平台,要积极利用网络效应,建立连接,融入生态,特别重视从品牌声誉、知识产权、用户社群、组织文化等无形资产积累与保护。
面对数字资产稍纵即逝的机会浪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追逐不是每个转瞬即逝的机会,而是理解资产形态演变的底层逻辑,在这个意义上数字时代的最大机会,或许是学会用数据思维重新定义价值,用开放生态替代封闭垄断,用持续学习对抗不确定性,毕竟当资产形态从"土地"变为"代码",真正稀缺的从来不是资源,而是驾驭资源的能力。
结论:加速时代下的生存法则
从土地到机器再到数据,人类资产形态三次跃迁,本质上是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构。每一次跃迁都带来更高效的生产方式,也更剧烈地改写了机会的分配规则:农业时代的机会是"稳定的慢变量",工业时代是"加速的指数增长",数字时代则是"湍流的爆发式创新"。
从刀耕火种到万物互联,从土地丈量到数据挖掘,人类驾驭资产的智慧始终是文明前行的引擎,唯有深刻理解这场无形疆域中的深刻变革,主动拥抱数字洪流中的创新浪潮,方能在加速演进的未来图景中,锚定价值驭势而行,历史已无数次证明,真正持久的财富,终将属于那些能率先洞察并驾驭资产形态跃迁脉搏的远见者。
(张学跚: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兼任:内蒙古金融网创始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环球影响力智库研究员;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评论员)
Copyright © 2007-2025 www.nmgxjr.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18004368号-1
营业执照 技术支持:微邦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322号